促进
组屋居民社交联谊,两个新概念下月起试行。为了加强社区联系,建屋发展局探讨提升电梯口和走廊等组屋公共空间的设计,让它们成为居民社交联谊的场所。例如,走道上可摆放椅子、雕塑或展览品,让居民可以坐下聊天。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昨天为第三届“建屋局社区精神周”主持开幕时透露这项设计新概念。建屋局也在探讨将居委会中心旁的空间,打造成一站式的邻里中心,供居民提出点子和举办活动,加强睦邻关系。下月起,当局将在淡滨尼试行这两个分别名为“社交连道”(Social Linkway)和“邻里培育室”(Neighbourhood Incubator)的新概念,为期一年,也欢迎民众积极提供改善建议。许文远说:“如果这些新方案可行,会把它们纳入比达达利和淡滨尼北等新镇发展项目。”这两个新概念是在一项大型居民调查中提出的。去年,建屋局与
新加坡国立大学展开为期一年的“组屋建筑环境如何影响社区联系”调查,以五个市镇共2200名居民为对象,了解组屋硬件如何影响他们彼此的互动。
许文远说:“我们的使命不仅是建造组屋,也要打造社区。这也是我们积极鼓励居民交流、建立和加深关系的原因。我们希望每个组屋市镇成为拥有现代设施,但保有旧日甘榜精神的现代甘榜。”除了探讨今后有助加强社区联系的新概念,调查也肯定了一些现有的好设计。譬如,组屋现有的公共空间已提供许多机会,让街坊见面和交流。居民若经常使用公共空间里的设施,社区归属感会更强。若同个地点融入三个或以上的休闲空间,如游乐场靠近咖啡店和年长者康乐设施,将能提高使用率,同时也吸引各年龄层的居民使用,促进跨代交流,让邻里更有活力。调查也发现,居民住家之间距离越远,交流频率就越低。许文远说,这意味着建立微型社区很重要,尤其是属于同一层楼的社区关系。
他指出,义顺集选区议员林伟杰医生几年前带头举办个别楼层的聚餐活动就获得良好反应,如今几乎所有议员都在举办这类“楼层派对”。建屋局也已在一些预购组屋项目实施能够增加居民交流的设计概念,如把每层楼的电梯口设计得更宽敞,以增加楼层的公用空间,以及杜生庄(SkyVille@Dawson)内供十层楼居民共用的“空中村”等。调查也发现,软件也是促进社区联系的重要一环。许文远以全岛30个民众俱乐部将在来临世界杯期间彻夜开放为居民免费直播球赛为例,指出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地放宽条例,让居民按他们的需求和兴趣使用公共空间,能让居民更有归属感,也更愿意为社区提出建议。许文远前天发表博文透露,由建屋局推出、让居民提出凝聚社区好点子的“好邻居计划”,共收到78份建议书,其中35份建议已经推行。其中一个获得当局支持的建议便来自淡滨尼居民魏孜欣(26岁,能源业专业人士)与几名邻居。他们提议为街坊举办健康日,自今年3月起已在组屋底层举行了两次活动,帮助附近250名年长居民进行简单体检及获取健康生活贴士。魏孜欣说:“我和几名邻居朋友经常一起出席邻里活动、到咖啡店吃早餐,久而久之就想凑在一起为社区出力。”
(责任编辑:诸丽南)
本文来源于新加坡意腾国际旗下:新加坡公寓网
本公司致力于新加坡教育、新加坡房产、新加坡投资移民、新加坡学生公寓、新加坡酒店、新加坡签证等推广及开拓。详细咨询请拨打中国客服咨询热线:400-7160816。新加坡详细咨询请拨打(+65)67379958
本网站还与国际知名酒店网agoda合作:酒店预订请点击https://www.agoda.com.cn/asia/singapore/singapore.html?cid=1445908
旗下网站:新加坡留学网www.eistudy.com 新加坡公寓网https://old.65house.com 新加坡移民网https://www.65pr.com 新加坡房产网https://house.heysg.com